旅遊線路分類

北京八達嶺長城





- 1
- 2
- 3
- 4
- 5
門票信息: 长城+球幕影院成人票150元(仅供参考),学生票120元(仅供参考) 特殊人群:儿童身高1.2米以下免票。
景點地址:北京延慶縣南部,在北京城區的西北方向,距市中心75公裏
交通信息: 八達嶺位于北京西北方向的延慶縣境內,距離市區約80公裏。從市區到八達嶺有高速公路。乘旅遊專 八達嶺位于北京西北方向的延慶縣境內,距離市區約80公裏。從市區到八達嶺有高速公路。乘旅遊專线车一小时可以到达。旅游专线车每天早晨在市区的前门楼东侧、天安门广场历史博物馆门前、崇文门路口东南角等地发车,车票价:往返人民币36元/人。 德胜门乘919路(每15分钟一班车),前门(17路站)乘游1路,北京站东街(103路站)乘游2路,历史博物馆西门乘游2路支线,东大桥(28路站)乘游3路,西直门、动物园乘游4路,苹果园乘游4路支线,前门西出租站乘游5路,安定门、前门乘游8路均可直达(各游车首发时间均为早上6:30),车程只需40分钟。 登八达岭长城的最便宜的乘车方式,乘地铁等车辆到德胜门下车,乘919路公交汽车直达八达岭长城脚下,普通车每人5元,快车每人10元,五分钟发一辆车,比旅游车要便宜许多,又方便。 乘旅游专线车50元一人,包括居庸关长城,八达岭长城和十三陵。
北京八達嶺長城简介:
八達嶺長城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萬裏長城的精華,在明長城中,獨具代表性。八達嶺長城是萬裏長城向遊人開得最早的地段,八達嶺景區以八達嶺長城爲主,興建了八達嶺飯店、全周影院和由江澤民主席親筆題名的中國長城博物館等功能齊全的現代化旅遊服務設施。八達嶺景區以其宏偉的景觀、完善的設施和深厚的文化曆史內涵而著稱于世。
八達嶺地理環境優越,自古以來就是通往山西、內蒙、張家口的交通要道。98年,八達嶺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交通十分便利。而且,八達嶺的年平均氣溫比北京低3℃以上,成爲"夏都"延慶的旅遊龍頭。
八達嶺長城在北京延慶縣。是長城的一個隘口。其關城爲東窄西寬的梯形,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嘉靖、萬曆年間曾修茸。關城有東西二門東門額題"居庸外鎮",刻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西門額題"北門鎖鑰",刻于萬曆十年(1582年)。兩門均爲磚石結構,券洞上爲平台,台之南北各有通道,連接關城城牆,台上四周砌垛口。京張公路從城門中通過,爲通往北京的咽喉。從"北門鎖鑰"城樓左右兩側,延伸出高低起伏、曲折連綿的萬裏長城。長城全長6,700公裏,是世界上古老的偉大建築之一。
北8樓是八達嶺長城海拔最高的樓,高達888.9米,建築也很有特色。原來還可登上敵樓觀山望景,但目前爲了保護文物封了樓門。
从关城城台到南峰的最高处南4楼,城墙长685.8米,高度上升142.4米,特别是南3楼至南4楼之间,山脊狭窄,山势陡峭,长城逶迤400多米。城顶最险处,坡度约为70度,几乎是直上直下。南1楼和南2楼,都没有修复二层,从南3楼遗存的柱础看,原来也有铺房。
南峰长城以南4楼地势最高,海拔803.6米。登楼眺望,长城自西南向東北蜿蜓于山脊之上,宛如苍龙,宏伟壮观。使人不由得想起我国著名的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登临八达岭长城时咏的诗;千峰叠翠拥居庸,山北山南处处峰。锁钥北门天设险,半哉峻岭走长龙。从南4楼到南7楼,高度逐渐下降。南5楼与南6楼之间在长城的内侧距城墙30米的山脊上,耸立着一座白色的小亭,这就是1987年6月落成的“贵州省修复长城纪念碑亭”。南6楼是一座铺房,铺房建在上层的顶上,面阔三间,硬山顶,红柱子,灰色瓦,小巧玲珑。这大概是当年“千总”的指挥所。
“八達嶺”的由來
由“八大嶺”諧音而得名。因這一帶山巒層疊,地勢險峻,據說所建的長城在這裏要轉八道彎,越過八座大的山嶺,當年興建這段長城很艱難,工期遲遲完不成,曾先後有八個監工爲其而死。最後通過仙人的點化,采取“修城八法”,即“虎帶籠頭羊背鞍,燕子銜泥猴搭肩,龜馱石條兔引路,喜鵲搭橋冰鋪棧”,才把建築材料運送到山上。所以人們就把這段長城稱爲“八大嶺長城”,後來地名就諧音成“八達嶺”。
由“巴達嶺”諧音而得名。相傳元代有一位叫“巴達黎黎”的皇帝到此,見這裏關山險峻,崇巒疊翠,于是龍顔大悅,給此處賜名“巴達嶺”,後訛傳爲“八達嶺”。但查閱《曆代帝王錄》、《中國皇帝大事年表》等史料,均查不出元代有過叫“巴達黎黎”的皇帝,卻有一位叫愛育黎拔力八達的,他就是元代第四位皇帝仁宗。據傳他出生在八達嶺所在的延慶縣內。
由“把鞑靼”谐音而得名。据传明代时,八达岭一带曾一度成为防守满族军队的前沿阵地,因明时汉人把東北方的满族人称为“鞑靼”,所以有人认为八达岭是“把鞑靼”(意为把守鞑靼之岭)的谐音。
由“八道嶺”諧音而得名。傳說明末李自成率起義大軍征戰到此,受阻于長城之外,李自成心急如焚。這時探馬來報,說前方還有八道險關。李自成聽罷長歎一聲:“這裏的八道嶺實在是難以越過,看來強攻是不行!”于是命令起義大軍改道而去,後來這裏被稱爲“八道嶺”。
以上四種說法沒有確切的文字記載,難以考證。其實最可信的說法,應是《長安客話》中的解釋:“路從此分,四通八達。”因爲八達嶺是居庸關的外口,北往延慶、赤城、蒙古,西去張家口、懷來、宣化、大同,東到永甯、四海,南去昌平、北京等地區,可謂是四通八達,所以它是古代一條重要的交通要道和防衛前哨,素有“京北第一屏障”之稱。
1982年,八達嶺作爲北京八達嶺-十三陵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八達嶺景點
八達嶺長城全周影院:北京長城全周影院有限公司位于八達嶺長城旅遊景區,主營業務是放映環幕電影。環幕電影采用先進技術,立體聲音響,在360度的環型銀幕上展現六千多公裏長城古迹、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以及有關長城的曆史故事(秦始皇登基、孟姜女傳說)、戰爭場面,向遊客介紹長城的曆史和現狀。(可放映英語或日語專場)
容納人數:每場可容納600人
放映時間:一場17分鍾
營業時間:每日上午8:00——下午5:00
票價:成人32元/人學生17元/人
地址:北京八達嶺長城旅游景区
六郎像:磨刀石以南百余米,公路東側有個小山包,山上亂石縱橫,其中有一塊表面光滑的巨石,上雕著一個盤膝而坐的人像。像上方有人字形屋頂,這就是六郎像。
五郎像:从弹琴峡隧道南口的停车场旁,登上新修的60级石阶,在一处平台前的石壁上,浮雕着一尊两米多高的佛像,民间传说是五郎像。杨五郎在金沙滩大败脱身后,到五台山当了和尚,因而有身着袈裟的形像。但是,细致一瞧,就会发现传说与石刻不符,佛像的“印契”(即法界的德行)表明是阿弥陀佛。佛像结跏趺坐,两脚压腿姿势叫“吉祥坐”;两手平置腿上,两手手指交叉,大拇指对顶,食指弯曲作“上品上生”手印。这是阿弥陀佛九个手印中最高的手相,他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能接引念佛的人去“西方净土”。
這個地萬爲什麽要刻阿彌陀佛呢?古時,這岩坎下臨溪谷,是關溝大道中最險要的地段而且有傳說的“五鬼頭”作祟,于是刻下阿彌陀佛,來往行人受“菩薩保佑”,而一路平安。
觀音閣:在彈琴峽石壁上,有一小山洞,洞原爲一個廟。顧炎武說:彈琴峽“水流石罅,聲如彈琴,上有佛閣。”如今佛像已無,只剩洞口門楣。
弹琴峡:从弹琴峡隧道北口下到小溪旁,只见崖壁陡峭,向东不远,石崖题刻有“弹琴峡、五贵头”六个大字,这里原是关沟著名景观:“弹琴峡”。古时,这儿峰回路转,山青水秀。两山相峙,石壁相对,清溪中流。溪水从缓坡泻下,淌流在石罅之间,淙淙有声,两岸的石壁为之共鸣,悠扬婉转,如弹琴声清脆悦耳,故名“弹琴峡”,元朝诗人陈孚到此,曾写诗“月作金徽风作弦,清声岂待指中弹?伯牙别有高山调,写在松风乱石间。”清代诗人魏源描写这一胜景是:“无复战场悲,但寻响琴峡。”修京张铁路时,曾将東北面小山和峡谷削为平地,修八达岭公路,开山凿洞的泥沙石块,填平了沟谷。如今石壁题字依存,溪水旋荡于峡谷的优美声音再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