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線路分類

新疆坎兒井景區





- 1
- 2
- 3
- 4
- 5
門票信息: 30元(僅供參考)
景點地址:312國道南側2公裏處
交通信息: 現在專門爲方便旅遊者參觀的坎兒井修建在距吐魯番市區9千米處,可乘旅遊專線車前往。
新疆坎兒井景區简介:
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达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古称“井渠”。是古代吐鲁番各族劳动群众,根据盆地地理条件、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的特点,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创造出来的,是吐鲁番盆地利用地面坡度引用地下水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地下水利工程。
吐魯番坎兒井,出現在18世紀末葉。主要分布在吐魯番盆地、哈密和禾壘地區,尤以吐魯番地區最多,計有千余條,如果連接起來,長達5000公裏,所以有人稱之爲“地下運河”。“坎兒”即井穴,是當地人民吸收內地“井渠法”創造的,它是把盆地豐富的地下潛流水,通過人工開鑿的地下渠道,引上地灌溉、使用。
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豎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 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 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并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坎儿井,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修建。如今,仍浇灌着大片绿洲良田。吐鲁番市郊五道林坎儿井、五星乡坎儿井,可供参观游览。 坎儿井的名称,新疆维吾尔语称为“坎儿孜”。伊朗波斯语称为“坎纳孜”(Kanatz)。苏联俄语称为“坎亚力孜”(k,lplItK)。从语音上来看,彼此虽有区分,但差别不大。
中國新疆漢語稱爲“坎兒井”或簡稱“坎”。中國內地各省叫法不一;如陝西叫作“井渠”,山西叫作“水巷”,甘肅叫作“百眼串井”,也有的地方稱爲“地下渠道。”
坎兒井是開發利用地下水的一種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築物,適用于山麓、沖積扇緣地帶,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潛水來進行農田灌溉和居民用水。
構造
坎儿井是一种结构巧妙的特殊灌溉系统,它由豎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四部分组成。总的说来,坎儿井的構造原理是:在高山雪水潜流处,寻其水源,在一定间隔打一深浅不等的豎井,然后再依地势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沟通各井,引水下流。地下渠道的出水口与地面渠道相连接,把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桑田。
豎井
先说豎井。豎井是开挖或清理坎儿井暗渠时运送地下泥沙或淤泥的通道,也是送气通风口。井深因地势和地下水位高低不同而有深有浅,一般是越靠近源头豎井就越深,最深的豎井可达90米以上。豎井与豎井之间的距离,随坎儿井的长度而有所不同,一般每隔20—70米就有一口豎井。一条坎儿井,豎井少则10多个,多则上百个。井口一般呈长方形或圆形,长1米,宽0.7米。乘车临近吐鲁番时,在那郁郁葱葱的绿洲外围戈壁滩上,就可以看见顺着高坡而下的一堆一堆的圆土包,形如小火山锥,坐落有序地伸向绿洲,这些,就是坎儿井的豎井口。
暗渠
暗渠,又稱地下渠道,是坎兒井的主體。暗渠的作用是把地下含水層中的水會聚到它的身上來,一般是按一定的坡度由低往高處挖,這樣,水就可以自動地流出地表來。暗渠一般高1.7米,寬1.2米,短的100—200米,最長的長達25公裏,暗渠全部是在地下挖掘,因此掏撈工程十分艱巨。
坎儿井始于西汉,而指南针在明朝时期才从中原传入西域,在开挖暗渠时,为尽量减少弯曲、确定方向,吐鲁番的先民们创造了木棍定向法。即相邻两个豎井的正中间,在井口之上,各悬挂一条井绳,井绳上绑上一头削尖的横木棍,两个棍尖相向而指的方向,就是两个豎井之间最短的直线。然后再按相同方法在豎井下以木棍定向,地下的人按木棍所指的方向挖掘就可以了。
在掏挖暗渠时,吐鲁番人民还发明了油灯定向法。油灯定向是依据两点成线的原理,用两盏旁边带嘴的油灯确定暗渠挖掘的方位,并且能够保障暗渠的顶部与底部平行。但是,油灯定位只能用于同一个作业点上,不同的作业点又怎样保持一致呢?挖掘暗渠时,在豎井的中线上挂上一盏油灯,掏挖者背对油灯,始终掏挖自己的影子,就可以不偏离方向,而渠深则以泉流能淹没筐沿为标准。
暗渠越深空間越窄,僅容一個人彎腰向前掏挖而行。由于吐魯番的土質爲堅硬的鈣質粘性土,加之作業面又非常狹小,因此,要掏挖出一條25公裏長的暗渠,不知要付出怎樣的艱辛。據說,天山融雪冰冷刺骨,而工人掏挖暗渠必須要跪在冰水中挖土,因此長期從事暗渠掏挖的工人,壽命一般都不超過30歲。所以,總長5000公裏的吐魯番坎兒井被稱爲“地下長城”,真是當之無愧。
暗渠還有不少好處是,由于吐魯番高溫幹燥,蒸發量大,水在暗渠不易被蒸發,而且水流地底不容易被汙染,再有,經過暗渠流出的水,經過千層沙石自然過濾,最終形成天然礦泉水,富含衆多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當地居民數百年來一直飲用至今,不少人活到百歲以上,因此,吐魯番素有中國長壽之鄉的美名。
龍口
龍口是坎儿井明渠、暗渠与豎井口的交界处,也是天山雪水经过地层渗透,通过暗渠流向明渠的第一个出水口。
明渠澇壩
暗渠流出地面後,就成了明渠。顧名思義,明渠就是在地表上流的溝渠。人們在一定地點修建了具有蓄水和調節水作用的蓄水池,這種大大小小的蓄水池,就稱爲澇壩。水蓄積在澇壩,哪裏需要,就送到哪裏。
景點數據來自 新疆坎兒井景區相關産品推薦
-
北京新疆南北疆专列18日游 庞巴迪车体
9980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