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線路分類

黃山風景區





- 1
- 2
- 3
- 4
- 5
門票信息: 230元起(仅供参考); 115元起(仅供参考)。 (一)实行半价优惠的范围和群体 1、青少年(儿童、学生、 230元起(仅供参考); 115元起(仅供参考)。 (一)实行半价优惠的范围和群体 1、青少年(儿童、学生、未成年人):6周岁(不含6周岁)至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 2、老年人:60周岁(含60周岁)以上,70周岁(不含70周岁)以下。 3、现役军人、军队退离休干部。 4、全国道德模范、全国英雄模范和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 5、残疾人(持有国家残联颁发的五至十级残疾证)。 6、教师(仅在7、8月份期间,持本人教师资格证原件)。
景點地址:安徽省黄山市黃山風景區
交通信息: 自驾路线: 上海出发:上海——沪杭高速——徽杭高速——合铜黄高速——汤口出口下 苏州出发:苏州—( 自驾路线: 上海出发:上海——沪杭高速——徽杭高速——合铜黄高速——汤口出口下 苏州出发:苏州—(乍嘉苏高速)——嘉兴——(沪杭高速)——杭州——(杭徽高速)——屯溪——合铜黄高速——汤口出口下 宁波出发:宁波——杭甬高速——杭州——绕城高速——杭徽高速——合铜黄高速——汤口出口下 南京出发:南京赛虹桥——宁马高速——马鞍山——马芜高速——芜湖/南陵出口下高速——芜湖南——205国道——南陵立交——泾县——三溪——县道(全新三级公路)——仙源——103省道——谭家桥——合铜高速——汤口出口下 温州出发:温州——甬台温高速——甬杭高速——杭州绕城高速——留下出口——杭徽高速——合铜黄高速——汤口出口下 安徽出发:合铜黄高速汤口出口下 公共交通路线: 乘坐巴士:上海南站、杭州西站、宁波站有直达巴士至黃山風景區,到达风景区再换成景区巴士到票房。 其他交通工具:从黄山机场出租车约15分钟,约15元到长途汽车站从黄山火车站出租车约15分钟,约15元到长途汽车站到达黄山长途汽车站后,乘坐屯溪到汤口、太平的车,在汤口下,在黄山南门换乘中心的景区班车到票房下。
黃山風景區简介:
黄山雄踞风景秀丽的安徽南部,是我国最著名的山岳风景区之一。黄山集名山之长: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雁荡山之巧石,峨眉山之清凉。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 徐霞客两游黄山,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又留“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 不松,无松不奇,并以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黄山四绝著称于世。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黄山还兼有“天然动物园和天下植物园”的美称,有植物近1500种,动物500多种。
【氣候】
黃山處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內,地處中亞熱帶北緣、常綠闊葉林、紅壤黃壤地帶。由于山高谷深,氣候呈垂直變化。同時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陽光的輻射差大,局部地形對其氣候起主導作用,形成雲霧多、濕度大、降水多的氣候特點,接近于海洋性氣候,夏無酷暑,冬少嚴寒,四季平均溫度差僅20攝氏度左右。夏季最高氣溫27℃,冬季最低氣溫-22℃,年均氣溫7.8°C,夏季平均溫度爲25℃,冬季平均溫度爲0℃以上。年平均降雨日數183天,多集中于4-6月,山上全年降水量爲2395mm。西南風、西北風頻率較大,年平均降雪日數49天。
【黃山四絕】
——奇松、怪石、雲海、溫泉
1、奇松
黃山延綿數百裏,千峰萬壑,比比皆松。黃山松,它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高山,以石爲母,頑強地紮根于巨岩裂隙。黃山松針葉粗短,蒼翠濃密,幹曲枝虬,千黃山迎客松姿百態。或倚岸挺拔,或獨立峰巅,或倒懸絕壁,或冠平如蓋,或尖削似劍。有的循崖度壑,繞石而過;有的穿罅穴縫,破石而出。忽懸、忽橫、忽臥、忽起,“無樹非松,無石不松,無松不奇”。
黃山松是由黃山獨特地貌、氣候而形成的中國松樹的一種變體。黃山松一般生長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通常是黃山北坡在1500-1700米處,南坡在1000-1600米處。黃山松的千姿百態和黃山自然環境有著很大的關系。黃山松的種子能夠被風送到花崗岩的裂縫中去,以無堅不摧、有縫即入的鑽勁,在那裏發芽、生根、成長。黃山泥土稀少,但花崗岩中肉紅色的長石中含有鉀,夏天雷雨後空氣中的氮氣變成氮鹽,可以被岩層和泥土吸收,進而爲松樹的根系吸收;松樹的根系不斷分泌一種有機酸,能慢慢溶解岩石,把岩石中的礦物鹽類分解出來爲己所用;花草、樹葉等植物腐爛後,也分解成肥料;這樣黃山松便在貧瘠的岩縫中存活、成長。地勢崎岖不平,懸崖峭壁縱橫堆疊,黃山松無法垂直生長,只能彎彎曲曲地甚至朝下生長。由于要抗暴風禦冰霜,黃山松的針葉短粗,冠平如削,色綠深沈,樹幹和樹枝也極堅韌,極富彈性。黃山松的另一特點是,由于風吹日曬,許多松樹只在一邊長出樹枝。黃山松姿態堅韌傲然,美麗奇特,但生長的環境十分艱苦,因而生長速度異常緩慢,一棵高不盈丈的黃山松,往往樹齡上百年,甚至數百年;根部常常比樹幹長幾倍、幾十倍,由于根部很深,黃山松能堅強地立于岩石之上,雖曆風霜雨霜卻依然永葆青春。
最著名的黃山松有:迎客松,送客松,蒲團松(位于玉屏索道附近),黑虎松(位于北海賓館和始信峰之間),探海松(位于臥雲峰陡腰),臥龍松(位于臥雲峰),團結松(連理松位于始信峰途中),龍爪松(位于始信峰),豎琴松(位于臥雲峰側北坡),陪客松(位于玉屏景區)──這就是黃山的十大名松。過去還曾有人編了《名松譜》,收錄了許多黃山松,可以數出名字的松樹成百上千,每棵都獨具美麗、優雅的風格。
2、怪石
黃山“四絕”之一的怪石,以奇取勝,以多著稱。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處。其形態可謂千奇百怪,令人叫絕。似人似物,似鳥似獸,情態各異,形象逼真。黃黃山怪石山怪石從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氣觀看情趣迥異,可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其分布可謂遍及峰壑巅坡,或兀立峰頂或戲逗坡緣,或與松結伴,構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畫卷。
黃山千岩萬壑,幾乎每座山峰上都有許多靈幻奇巧的怪石,其形成期約在100多萬年前的第四紀冰川期,黃山石“怪”就怪在從不同角度看,就有不同的形狀。站在半山寺前望天都峰上的一塊大石頭,形如大公雞展翅啼鳴,故名“金雞叫天門”,但登上龍蟠坡回首再故,這只一唱天下白的雄雞卻仿佛搖身一變,變成了五位長袍飄飄、扶肩攜手的老人,被改冠以“五老上天都”之名。黃山峰海,無處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奇松怪石,往往相映成趣,位于北海的夢筆生花、以及“喜鵲登梅”(仙人指路)、老僧采藥、蘇武牧羊、飛來石等,據說黃山有名可數的石頭的就達1200多塊,大都是三分形象、七分想象,從人的心理移情于石,使一塊冥頑不靈的石頭憑空有了精靈跳脫的生命。欣賞時不妨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創造力,可獲更高的審美享受。
3、雲海
黃山雲海自古黃山雲成海,黃山是雲霧之鄉,以峰爲體,以雲爲衣,其瑰麗壯觀的“雲海”以美、勝、奇、幻享譽古今,一年四季皆可觀、尤以冬季景最佳。依雲海分布方位,全山有東海、南海、西海、北海和天海;而登蓮花峰、天都峰、光明頂則可盡收諸海于眼底,領略“海到盡頭天是岸,山登絕頂我爲峰”之境地。
大凡高山,可以見到雲海,但是黃山的雲海更有其特色,奇峰怪石和古松隱現雲海之中,就更增加了美感。黃山一年之中有雲霧的天氣達200多天,水氣升騰或雨後霧氣未消,就會形成雲海,波瀾壯闊,一望無邊,黃山大小山峰、千溝萬壑都淹沒在雲濤雪浪裏,天都峰、光明頂也就成了浩瀚雲海中的孤島。陽光照耀,雲更白,松更翠,石更奇。流雲散落在諸峰之間,雲來霧去,變化莫測。風平浪靜時,雲海一鋪萬頃,波平如鏡,映出山影如畫,遠處天高海闊,峰頭似扁舟輕搖,近處仿佛觸手可及,不禁想掬起一捧雲來感受它的溫柔質感。忽而,風起雲湧,波濤滾滾,奔湧如潮,浩浩蕩蕩,更有飛流直瀉,白浪排空,驚濤拍岸,似千軍萬馬席卷群峰。待到微風輕拂,四方雲慢,涓涓細流,從群峰之間穿隙而過;雲海漸散,清淡處,一線陽光灑金繪彩,濃重處,升騰跌宕稍縱即逝。雲海日出,日落雲海,萬道霞光,絢麗缤紛。
紅樹鋪雲,成片的紅葉浮在雲海之上,這是黃山深秋罕見的奇景。北海雙剪峰,當雲海經過時爲兩側的山峰約束,從兩峰之間流出,向下傾瀉,如大河奔騰,又似白色的壺口瀑布,輕柔與靜谧之中可以感受到暗流湧動和奔流不息的力量,是黃山的又一奇景。
玉屏樓觀南海,清涼台望北海,排雲亭看西海,白鵝嶺賞東海,螯魚峰眺天海。由于山谷地形的原因,有時西海雲遮霧罩,白鵝嶺上卻青煙飄渺,道道金光染出層層彩葉,北海竟晴空萬裏,人們爲雲海美景而上下奔波,謂之“趕海”。
4、溫泉
黃山“四絕”之一的溫泉(古稱湯泉),源出海拔850米的紫雲峰下,水質以含重碳酸爲主,可飲可浴。傳說軒轅皇帝就是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得返老還童,羽化飛升的,故又被譽之爲“靈泉”。
黃山溫泉黃山溫泉由紫雲峰下噴湧而初,與桃花峰隔溪相望,是經遊黃山大門進入黃山的第一站。溫泉每天的出水量約400噸左右,常年不息,水溫常年在42度左右,屬高山溫泉。黃山溫泉對消化、神經、心血管、新陳代謝、運動等系統的某些病症,尤其是皮膚病,均有一定的功效。
【黃山三瀑】
黃山有36源、24溪、20深潭、17幽泉、3飛瀑、2湖、1池。黃山之水,除了溫泉之外,尚有飛瀑、明荃、碧潭、清溪,每逢雨後,到處流水潺潺,波光粼粼,瀑布響似奔雷,泉水鳴如琴弦,一派鼓樂之聲。著名的有“人字瀑”、“百丈泉”和“九龍瀑”,並稱爲黃山三大名瀑,人字瀑古名飛雨泉,在紫石、朱砂兩峰之間流出,危岩百丈,石挺岩腹,清泉分左右走壁下瀉,成“人”字型瀑布,最佳觀賞地點在溫泉區的“觀瀑樓”;九龍瀑,源于天都、玉屏、煉丹、仙掌諸峰,自羅漢峰與香爐峰之間分九疊傾瀉而下,每疊有一潭,稱九龍潭。古人贊曰:“飛泉不讓匡廬瀑,峭壁撐天挂九龍”。是黃山最爲壯麗的瀑布。百丈瀑在黃山青潭、紫雲峰之間,順千尺懸崖而降,形成百丈瀑布。近有百丈台,台前建有觀瀑亭。
【霧淞雨凇】
黃山年平均有霧淞62天,雨凇35.9天。黃山大部分是粒狀霧凇,氣溫在-2至-7℃時,就容易形
成。當霧滴擴大到毛毛細雨時,就能形成雨凇。黃山地形複雜,小氣候差異明顯,所以有的地方多雨凇,有的地方多霧凇,有時兩者可同時出現
【黃山景區】
溫泉景區
——桃源仙境
黄山溫泉景區古称桃源仙境,一般来说游览黄山均乘车至此,现为黄山旅游的接待中心之一。景区以揽胜桥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桃花溪和逍遥溪贯穿其中,中心海拔高度在650米左右。主要接待宾馆包括桃源宾馆、温泉酒店、黄山宾馆等。由此到通常所说的前山(慈光阁)登山口,公路里程为1500米,步行仅需25分钟,到后山(云谷寺)登山口,公路里程为7公里,有多班公交车可以抵达。
位列黃山五絕之一的溫泉,古稱湯泉、朱砂泉,有兩個出露口,據宋景佑《黃山圖經》記載,傳說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曾在此沐浴,皺折消除,返老還童,溫泉因此名聲大振,被稱爲“靈泉”,溫泉位于紫石峰南麓,湯泉溪北岸,海拔650米,溫泉主泉泉口的平均溫度爲42.5度,副泉泉口水溫爲41.1度,水溫還隨氣溫、降水量的變化而變化。溫泉的流量原池晝夜最大流量爲219.51噸,最小流量爲145.23噸。因其具有一定的醫療價值,又被稱爲“靈泉”。對消化、神經、心血管、新陳代謝、運動等系統的某些疾病,有一定的治療和保健效果。溫泉區現建有獨立的溫泉浴室和遊泳池,遊客也可在下山後到此沐浴,舒緩登山疲勞。
溫泉區的主要景點有人字瀑、三疊泉、鳴弦泉,丹井、醉石、慈光閣等。人字瀑位于紫石、朱砂兩峰之間,海拔660米,瀑布一瀑兩流,以26度夾角相交,形如“人”字。瀑長50米,宛如兩條白龍飛奔岩下,聲震山谷,濺珠噴玉,氣勢磅礴。瀑布中間的岩壁上,有明代登山石級,遊人拾級而上,有如羅漢升天,故名羅漢級。桃花峰辦的觀瀑樓,爲觀看人字瀑的最佳位置。
慈光閣,原爲慈光寺,古稱朱砂庵。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間,萬曆年間普門和上改名爲法海禅院,名聲漸大,傳入宮廷,並于萬曆三十八年欽賜“護國慈光寺”。現爲黃山前山登山入口,也是玉屏索道的入口。
旅遊提示:溫泉區從黃山大門上行約3公裏,如果選擇公共交通工具,須在黃山大門處換車上行,有中巴車和小面的可以乘坐。如果您抵達黃山市區的時間是在晚上,建議不要預訂溫泉住宿,此時到溫泉已經沒有公共交通工具了,除非選擇包車,從市區到溫泉約80公裏。溫泉區停車不住酒店的貴些。
玉屏景区 黄山玉屏风光
黃山玉屏景區以玉屏樓爲中心,蓮花峰和天都峰爲主體,通常人們所說的前山,就是指的這一景區。沿途有“蓬萊三島”、“百步雲梯”、“一線天”、“新一線天”、“鳌魚洞”等奇妙景觀。
玉屏樓地處天都、蓮花之間,這裏幾乎集黃山奇景之大成,故有黃山絕佳處之稱,馳名中外的迎客松挺立在玉屏樓左側,右側有送客松,樓前有陪客松、文殊台,樓後是玉屏峰,著名的“玉屏臥佛“就在峰頂,頭左腳右,惟妙惟肖。峰石上刻有毛澤東草書“江山如此多嬌”。樓東石壁上,刻有朱德元帥的“風景如畫”和劉伯承元帥所做的《與皖南抗日諸老同志遊黃山》:“抗日之軍昔北去,大旱雲霓望如何。黃山自古雲成海,從此雲天雨也多”。
天都峰位于玉屏峰南,相距一公裏,是黃山三大主峰中最爲險峻之處,海拔1830米,古詩贊曰:任它五嶽歸來客,一見天都也叫奇。上天都之路極爲險峻,近些年來,經過建設者們的不斷開拓,使登峰道路有驚無險。天都峰頂有“登峰造極”石刻,使人有“海到盡處天是岸,山登絕頂我爲峰”之感。
蓮花峰,位于玉屏樓北,是黃山第一高峰,海拔1864米,峻峭高聳,氣勢雄偉,宛如初綻的蓮花,故名。從蓮花嶺至蓮花峰頂約1.5公裏,這段路叫蓮花梗,沿途有飛龍松、倒挂松等黃山名松及黃山杜鵑。蓮花峰絕頂處方圓丈余,中間有香砂井,置身峰頂,遙望四方,千峰競秀、萬壑生煙,在萬裏晴空時,可東望天目山,西望廬山,北望九華山。雨後,縱觀八面雲海,更爲壯觀。
从莲花峰下山,过龟蛇二石、百步云梯,穿过莲花洞,便来到鳌鱼峰。此峰高1780米,峰以形名,那巨大高昂的鲸首,大有鲸吞天地之势。 下鳌鱼峰便是天海,天海位于黄山前、后、东、西海之中,为黄山之中心位置。在这1750米的高山盆地中,生长着众多国内外罕见的植物物种,黄山园林部门利用天海独特的气候条件,创建了天海高山植物园。天海近旁有海心亭、凤凰松等著名景点。
北海景區
黄山北海景區是黄山景区的腹地,在光明顶与始信峰、狮子峰、白鹅峰之间,东连雲谷景區,南接玉屏景区,北近松谷景區。是一片海拔1600米左右的高山开阔地带,面积1316公顷。北海景區以峰为体,汇集了峰、石、矼、坞、台和松、云奇景,以伟、奇、险、幻为特色,天工的奇妙布局,琉璃色彩变幻,构成一幅幅伟、奇、幻、险的天然画卷,是黄山的风景窗。狮子峰、清凉台、猴子观海、仙人背宝、梦笔生花、飞来石、十八罗汉朝南海等令游人目不暇接。北海群峰荟萃,石门峰、贡阳山,都属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峰,形如屏障,隔开南北。海拔1690米的狮子峰却头东尾西的横卧在景区之中。始信峰虽不如天都、莲花峰高,也不在36大峰之列,但雄踞险壑,竖立如削,三面临壑,悬崖千丈,峰顶拳拳之地,近揽远眺,面面受奇,古有“黄山之雄甲宇内,幽秀灵齐聚后海”之句,更有“始信黄山天下奇”之誉。狮子峰上的清凉台是观赏云海和日出的最佳之处。
北海是黃山高山主景區和遊覽接待區,以北海賓館爲中心。登黃山自古形成四條路,即從溫泉經慈光閣、玉屏樓、天海至北海的南路(修建有玉屏索道);從焦村經釣橋、天海至北海的西路;從苦竹溪經雲谷寺至白鵝嶺、北海的東路(修建有雲谷索道);從芙蓉嶺經松谷庵、十八道彎登山到北海的北路(修建有太平索道);北海地處黃山中心,東西南北四條磴道都至北海,北海另有遊覽小道與各景點相連,形成網絡,北海便自然成爲人流彙集的景區。
白雲景區
黄山白雲景區位于黄山西部,面积1655公倾,南起云门溪上的续古桥,北至伏牛岭,东起云际、石人二峰,西至双河口畔。景区以钓桥庵为中心,钓桥庵位于石人峰下,白云、白门两溪汇合处,海拔610米,钓桥庵又名白云庵,明前为道院,清康熙间改为佛庵,后沿用地名至今。庵周围景致清幽,峰峦叠峙,松石争奇,层竹铺翠,溪流环绕。白雲景區集松、石、泉于一体,独具黄山山水之胜。白云溪水流充沛,瀑潭相接,溪畔有悬瀑10余处,潺潺流水,如同琴音;雨后水涌,急流奔腾,声震山谷;山水迸泻,形成飞瀑,悬垂如练,溅珠喷玉。
为将白雲景區、松谷景區和北海景區联为一体,黄山管委会组织开发了新景区——西海大峡谷。“千峰划然开,紫翠呈万状”的黄山西海大峡谷是黄山又一绝胜处,她将伟、奇、险、幽兼容并蓄,景区内从美纷呈——奇松林立,怪石遍布,石峰簇拥,谷底幽深,云雾缭绕,溪水叮咚。大峡谷位于西海群峰中,北起西海排云亭,南至白雲景區步仙桥,景区总面积约16、5平方公里,这一景区是游人仰视黄山的理想场所。
松谷景區
黄山素有“前山险,后山秀”之说,后山就是指黄山北大门的松谷景區。
黄山松谷景區地处松谷景區位于黄山北坡,是狮子峰、骆驼峰、书箱峰、宝塔峰之间的山谷合称。游客抵达黄山的北大门--太平后,选择从北大门芙蓉岭进山是最佳的游览方案。
由芙蓉岭徒步上山,需蹬爬6500余级石阶,海拔高差1100米,一路千峰竞秀,万壑争奇,巧石名潭尤为佳妙。景区山高林密,千峰滴翠,飞瀑流泉,寺庵幽古。奇花异木,气候宜人。溪、池、潭是景区的独特景致,谷内千峰叠翠,万木葱茏,四季常青,苍松翠竹隐现其中,该区清幽秀丽,溪水淙淙,池、潭、泉、瀑共同构成了松谷景區独特的景色。而散处谷中的"芙蓉居"、"松谷禅林"等古建筑,则给这静谧的幽谷平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松谷摩崖石刻值得遊客賞玩。梅雨季節遊覽此景區,更有"松谷聽濤"著名景觀。
游览松谷景區可以观赏到芙蓉峰、丹霞峰、松林峰、双笋峰等著名的山峰,仙人观海、仙人铺路、老虎驮羊、关公挡曹、卧虎石等怪石巧石,翡翠池、五龙潭等水景,芙蓉居、松谷禅林等古建筑。
雲谷景區
雲谷景區位于黄山东部,海拔高度仅890米,是一处地势较低、略显开阔的谷地。宋代丞相程元凤曾在此处读书,故名丞相源。明代文士傅严漫游至此,应掷钵禅僧之求,手书“云谷”二字,此后禅院改名“云谷寺”,久而久之,云谷寺就成了今天的地名了。云谷主要景点有云谷山庄、古树、怪石、“九龙瀑”和“百丈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