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線路分類

江西省廬山風景名勝區





- 1
- 2
- 3
- 4
- 5
門票信息: 淡季(12月1日-次年3月31日):135元(僅供參考)/人;旺季(4月1日-11月31日):180元(僅供參考)/人。( 淡季(12月1日-次年3月31日):135元(僅供參考)/人;旺季(4月1日-11月31日):180元(僅供參考)/人。(包括五老峰、花徑、錦繡谷、仙人洞、大天池、龙首涯、三寶樹、蘆林湖、含鄱口、植物園等景点)
景點地址:江西省九江市
交通信息: 從九江市火車站可以坐一元錢的公交一路(出火車站右手就是公交車站),也可坐5元的面的到九江長途汽車站, 從九江市火車站可以坐一元錢的公交一路(出火車站右手就是公交車站),也可坐5元的面的到九江長途汽車站,从长途汽车站有上山的中巴、大巴,基本上半小时一趟,很方便,票价是九元钱,从九江到牯嶺镇大概1个小时。三点到九江那时没有长途汽车和101公交车!
江西省廬山風景名勝區简介:
庐山,又称匡山或匡庐,隶属于江西省九江市。位于九江市南36公里处,北靠长江,南傍鄱阳湖。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大部分山峰在海拔1000米以上,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云中山城牯嶺镇海拔约1167米。 庐山雄奇秀拔,云雾缭绕,山中多飞泉瀑布和奇洞怪石,名胜古迹遍布,夏天气候凉爽宜人,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和避暑疗养胜地,于199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古人云“匡庐奇秀甲天下”,自司马迁将庐山载入《史记》后,历代诗人墨客相继慕名而来,陶渊明、谢灵运、李白等1500余位诗人相继登山,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篇佳作。苏轼所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形象描绘了庐山的景色,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有一種傳說,早在周初,有一位匡俗先生,在廬山學道求仙。據說匡俗字君孝,有的書稱匡裕,字子孝,也有稱爲匡續的。俗字是誤傳,俗、續二字罔音,也是傳聞之悅。但現在普遍流傳的名字是稱他匡俗,匡裕很少有人知道了。爲了方便,這裏依照人們熟悉的稱呼。此外,還有稱匡俗爲廬俗的。據說,匡俗在廬山尋道求仙的事迹,爲朝廷所獲悉。于是,周天子屢次請他出山相助,匡俗也屢次回避,潛入深山之中。後來,匡俗其人無影無蹤。有人說他成仙去了。後來人們美化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稱爲“神仙之廬”。並說廬山這一名稱,就是這樣出現的。因爲“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稱匡山,或稱爲匡廬。到了宋朝,爲了避宋太祖趙匡脫匡字的諱,而改稱康山。
另一種傳說,在周武王時候,有一位方輔先生。同老子李耳一道,騎著白色驢子,入山煉丹,二人也都“得道成仙”,山上只留下一座空廬。人們把這座“人去廬存”的山,稱爲廬山。“成仙”的先生名輔,所以又稱爲輔山。
第三種傳說,說是匡俗的父親東野王,曾經同都陽令吳芮一道,輔佐劉邦平定天下,東野玉不幸中途犧牲。朝廷爲了表彰他的功勳,封東野玉的兒子匡俗于邬陽,號越廬君。越廬君匡俗,有兄弟七人,愛好道術,都到都陽湖邊大山裏學道求仙。這座越廬君兄弟們學道求仙的山,被人們稱爲廬山。
廬山主要景點介紹:
錦繡谷
錦繡谷 自天桥循左侧石级路前行至仙人洞,为一段长约1.5公里的秀丽山谷,这便是庐山1980年新辟的著名风景点──錦繡谷。相传为晋代东方名僧慧远采撷花卉、草药处。这儿四时花开,犹如锦绣,故名。北宋文学家王安石诗云:“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錦繡谷中春。”据说是他游览即兴之作。
花徑
花徑公园位于牯嶺街西南2公里处的如琴湖畔。有公路抵达,沿大林路步行,顺路可见冰川遗迹──冰桌巨石,又叫飞来石。花徑相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咏诗《大林寺桃花》的地方。白居易被贬任江洲(九江)司马时,于公元816年登庐山游览。时值暮春,山下桃花已落而此处却桃花盛开,白居易有感吟诗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秀 峰
秀峰是香炉峰,双剑峰、文殊峰、鹤鸣峰、狮子峰、龟背峰、姊妹峰等诸峰的总称。 鹤鸣峰下,原坐落着被称为“庐山五大丛林”之一的秀峰寺。秀峰寺原名开先寺,后康熙皇帝手书“秀峰寺”从此改为秀峰寺。 秀峰内“漱玉亭”、“玉峡”、“龙潭”、“瀑布”、“观瀑亭”、“日照亭”等胜景和历史名人留下的许多珍迹。 著名的开先瀑布,唐代大诗人李白赞颂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五老峰
五老峰地處廬山東南,因山的絕頂被垭口所斷,分成並列的五個山峰,仰望俨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們便把這原出一山的五個山峰統稱爲“五老峰”。它根連鄱湖,峰尖觸天,海五老峰拔1358米。
碧龍潭瀑布
庐山瀑布有许多以“龙”字为名,如“卧龙潭”、“神龙潭”、“烏龍潭”、“黃龍潭”等。在距庐山牯嶺约10多里处的重岩幽林中有一巨大的池潭,这就是“碧龍潭瀑布”,也即王家坡瀑布。这个瀑布是在二十年代初由一个砍柴的樵夫发现的,此后四方游客争相观赏,被视作山北绝胜。其水来自梭子岗北麓,由于这里层岩叠石,水流一路逶迤环绕。在注入碧龙潭的上段,分成三屋挂瀑,而每层分为两条似白练般的悬瀑,连成数十米长,犹如双龙倚天,俯坠潭中。潭旁建有“观瀑亭”。在潭中还有一巨石横列,站在石上可东望鄱阳湖。
三寶樹
由黃龍潭沿林间石阶上行约300米即到三寶樹。此处浓荫蔽日,绿浪连天,三棵参天古树凌空耸立,二棵是柳杉,树龄600余年,一棵为银杏,树龄1600年,主干数人合抱不拢,形同宝塔。三寶樹相传为千年古可柯,树下石碑上镌有“晋僧昙诜手记”6字。宝树已被重点保护。
美 庐
“美庐”,曾作为蒋介石的夏都官邸,“主席行辕”,曾是当年“第一夫人”生活的“美的房子。 绿荫笼罩下的“美庐”别墅,为石木结构,主楼为两层,附楼为一层,占地面积为45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996平方米。而整个“美庐”庭园占地面积为4928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仅占其中不足10%,因而显得庭园特别敞净,而建筑主体却又显得适宜,既不感到笨拙,又不感到纤弱,产生出一种和谐的美。
蘆林湖
從黃龍寺沿石階曲徑上行約20分鍾,便到蘆林大橋。一路密林蔽日,樹幹高聳挺拔,夏日人行其間頗感涼爽身輕。蘆林大橋高30米,橋壩一體,攔水成湖,湖水如鏡,似發光的碧玉鑲嵌在林蔭秀谷之中,在缥缈的雲煙襯托下,猶如天上神湖。二、三百萬年前,廬山處于第四紀冰期,這裏是一個典型的冰窖,是當年廬山最大的屯積冰雪的谷地。
1954年在此筑坝蓄水,于是高峡出平湖,青山绿水,山色倒影,相映成趣。为庐山添一胜景。毛泽东同志曾多次于湖中游泳。 廬山會議舊址
廬山會議舊址
位于牯嶺东谷掷笔峰麓。松柏茂密,溪水潺潺,环境优美。原是蒋介石在庐山创办军官训练团的三大建筑之一,于1937年落成,名庐山大礼堂。解放后改名“人民剧院”,外表壮观,内饰华丽。1959年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均在此召开。毛泽东同志主持了这三次重要会议。现在,这里已辟为庐山会议纪念馆。里面保存着当年许多珍贵的实物、照片、材料和根据纪录片制作的录相片,供游人观看。 右侧不远处的“庐山大厦”为外观4层、内有6层的钢筋水泥建筑,原为国民党军官训练团的中下级军官住所,正面额上原有蒋介石题写的“庐山传习学舍”四个大字。位于会址和大厦中间的一座宫殿式建筑即为1935年落成的庐山图书馆。
大口瀑布
大口瀑布是廬山管理局近年開發出來的景點,遊客可乘索道直接到大口瀑布,也可以從含鄱口坐索道直接到大口瀑布,大口瀑布又稱彩虹瀑布,因爲往往在雨過天晴過了以後,在這裏往往可以從燦爛的陽光下看到五顔六色的彩虹,但比起三疊泉來,它就顯得有些小巫見大巫了。
烏龍潭
烏龍潭原由三个大小不一的潭渊组成,古书中记载:“烏龍潭凡三潭,中、上两潭皆高数十百丈,下潭稍平夷。”至今,只见一潭。潭水分五股从巨石隙缝中飞扬而下,短而有力,象是一把银锻的竖琴,在日夜拨动着琴弦。
黃龍潭
由石門澗上来,步行一段路,便可到黃龍潭、烏龍潭。 ——两潭相邻,各有千秋。黃龍潭幽深、静谧,古木掩映的峡谷间,一道溪涧穿绕石垒而下,银色瀑布冲击成暗绿色的深潭。静坐潭边,听古道落叶、宿鸟鸣涧,自然升起远离尘世、超凡脱俗之感。大雨初过,隆隆不尽的闷雷回荡在密林之中。
白鹿洞書院
白鹿洞書院位于五老峰东南,全院山地面积为3000亩,建筑面积为3800平方米。山环水合,幽静清邃 ,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书院“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至今已有1000多年。唐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李渤隐居这里读书,养一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长庆间(公元821--943年)李渤任江州(今九江)刺史,便在白鹿筑台榭,植花木。
植物園
从含鄱口沿石阶而下走数百米即抵植物園大门。是我国著名的亚热带高山植物園,创建于1934年,面积3平方公里。是中国最早的植物園之一,长江中下游地区植物物种迁地保存的重要基地。已收集国内外植物标本10万余种,引种驯化3400多种。称为“活化石”的我国水杉,繁殖万株。植物園不仅是科研基地,且为风景胜地,按照植物自然群落,不同生态,分成11个展区,供游客鉴赏。园中有休息厅,林荫下设石凳石桌,供游人休憩。
三疊泉
三疊泉位于五老峰下部,飞瀑流经的峭壁有三级,溪水分三疊泉飞泻而下,落差共155米,极为壮观,撼人魂魄。 三疊泉每叠各具特色。一叠直垂,水从20多米的巅萁背上一倾而下;二叠弯曲,直入潭中。“上级如飘雪拖练,中级如碎玉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 站在第三叠抬头仰望,三疊泉抛珠溅玉,宛如白鹭千片,上下争飞;又如百副冰绡,抖腾长空,万斛明珠,九天飞洒。如果是暮春初夏多雨季节,飞瀑如发怒的玉龙,冲破青天,凌空飞下,雷声轰鸣,令人叹为观之。
博物館
在蘆林湖畔,有一栋中西合璧的别墅式建筑。那是毛泽东在庐山期间曾住过的地方,人称芦林别墅。因房号是1号,故亦称“芦林一号”。别墅系1961年兴建,单层平顶,中有内院,总面积2700平方米。1984年改成博物館馆址。解放前庐山各栋中外别墅中的精品、陈列品和历史文物是馆藏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博物館的展品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清代画家许从龙历时6年所绘制的《五百罗汉图》。原画共有200幅,几经战乱,只剩110幅,后经多方搜集又找回两幅,现共有112幅,都存放在博物館内。 博物館内展出历代名瓷中的精品,有汉代的青瓷、唐三彩、宋影青瓷、明青花瓷、清逗彩瓷,特别是明清代的展品,都柔润细腻,非常精美。 博物館内还收藏了蒋介石用过的“蒋”字瓷盘,宋美龄的象牙柄扇,以及蒋介石五十岁辰时,官僚们赠送的佩剑和铜砚。此外,馆中还藏有青铜器、陶器、工艺品、金石篆刻、历代钱币等藏品,其中也有许多是难得的珍品。
含鄱口
含鄱口海拔1286米,含鄱嶺和對面的漢陽峰之間形成一個巨大壑口,大有一口汲盡山麓的鄱陽湖水之勢,故得名。
龍首崖
大天池西南侧一崖拔地千尺,下临绝壑,孤悬空中宛如苍龙昂首,飞舞天外,这就是著名景点“龍首崖”。游客若从悬崖左边的石亭中观看,龍首崖悬壁峭立,一石横亘其上,恰似苍龙昂首。崖下扎根石隙的几棵虬松在微风吹拂下,恰似龙须飘飞。这就是龍首崖。
仙人洞
仙人洞为庐山著名景点之一。位于錦繡谷的南端,有参差如手的“佛手岩”。在佛手岩的覆盖下,一洞中开为仙人洞。洞高、深各约10米,幽深处有清泉下滴,称“一滴泉”。洞壁有“洞天玉液”等石刻题词。洞中央“纯阳殿”内置吕洞宾石像,传说八仙中的剑仙在此修道成仙。每当云雾缭绕之时,骤添几分仙气。至清朝,佛手岩成道家的洞天福地,改称仙人洞。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诗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使仙人洞景点名扬四海。是来庐山的客人必游并留影之处。
漢陽峰
“东南屏翰耸崔巍,一柄芙蓉顶上栽。四面水光随地绕,万层峰色倚天开。当头红日迟迟转,俯首青云得得来。到此乾坤无障碍,遥从瀛海看蓬莱。”这就是庐山第一高峰—海拔1474米的漢陽峰。据说,在月明风清之夜,站在峰巅上,可观汉阳灯火,故名。 漢陽峰峰巅上,有一方形石台,名与禹王台,为大禹治水登临处。每当晴天一碧,万里无云,登此台眺望,江汉倒悬,楚楚环供,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慨。 漢陽峰南为紫霄峰、東北有小漢陽峰。西北乃一峡谷,系张性断层,长七、八公里,是庐山较大的山谷之一,名“康王谷”,相传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千古佳作《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就是以此谷为原型。谷的末端有一飞瀑,史载“谷帘泉”,传说诸葛亮见此瀑,大为惊叹。
石門澗
石門澗瀑布是庐山众多瀑布中最早录入史册的。两千多年前的《后汉书地理》中就有记载:“庐山西南有双阙,壁立千余仞,有瀑布存焉”。 ——石門澗面对峰崖,隔涧箕立,结成危楼险阙。最窄处的“小石门”,两崖之间仅存一缝,游人入“门”须侧身才能通过。峪谷间,高崖悬流成瀑,深谷积水成湖。潜隐湖底的杂乱怪石与兀立溪涧的巨岩,沿涧巧布,成为“石台”,最大的一块光滑的磐石上可坐数十人,石上携有“石門澗”三个大字。
小天池
小天池位于庐山牯嶺北面,池中之水置于高山而终年不溢不涸。池后山脊上,屹立着一座白塔似的喇嘛塔。塔建于1936年。 小天池山对面还有一怪石,远望似一雄鹰伸颈欲鸣。鹰首有巨石叠就,一石伸出鹰嘴崖,石缝中绿树芳草婆娑似羽毛,名鹞鹰嘴。
牯嶺
牯嶺,庐山的中心。三面环山,一面临谷,海拔1164米,方圆46.6公里,是一座桃源仙境般的山城。
大天池
登上庐山西部海拔900余米的天池山顶,南望九奇峰,下俯石門澗,东瞻佛手岩,西眺白云峰。二水萦回,四山豁朗。此处原建有天池寺,现已废。但原寺前呈长方形的水池,仍碧水悠悠,光灵如玉。 昔天池寺,寺西有一半月形的拜月台,因供奉文殊菩萨而得名文殊台。现存之台为石木水泥混合结构,石室五楹,上有平台。登台眺望,山恋突起,群峰相连,远波明来,极富野趣。尤其是月色朦胧之夜,闲坐台上,眼前深谷中经常会出现点点如同灯光般的亮点, 由少渐多,时大时小,时聚时多,时隐时现,闪闪烁烁,人称“佛灯”。宋代著名理学家王阳明就曾于一个月暗星稀的夜晚,卧此台上,看到了这样的奇异景象,并以诗记之:“老夫高卧文殊台,拄杖夜撞青天开。撒落星辰满平野,山僧尽道佛灯来。” 天池山脊上耸立着一座宝塔,塔四周布满了漫山遍野的青松。微风起时,松涛起伏,它颇似一杆乘风破浪的船桅,荡漾在翠波碧浪之上。塔为一阁式石塔,五层六面,高20余米,始建于宋建炎年间(公元1127-1130年),现塔系公元1927年,唐生智募资易地重建。塔内藏有银佛像、宋币及水晶珠子等文物。 和塔平列于山脊的另一栋外观粗壮、轮廓呈现圆形、伞顶的佛殿,名圆佛殿。塔西有一石质方台,名天心台,为林森所建。台下有硕大卧石,平滑如镜,上镌“照江崖”字样。 龍首崖之险、凌虚阁之云、文殊台之佛光,堪称大天池“三绝”。
鐵船峰
鐵船峰俗称“桅杆石”,与龍首崖隔涧相望。高峰矗立,似巨舰昂首,故名。相传,东晋大将军王敦,军事大权在握,欲篡夺帝位。一天在建康(今南京市)邀请许逊等人,席间让人释梦。言昨晚梦一木破,问是否吉祥。许逊等人知其用心,便释为“木上破天,乃“未”字,公欲用刀兵,未可轻举妄动“。王敦听后不悦,暗起杀心。许逊等人也已料到,遂乘船逃走。船行江中,王敦果然派兵追来,幸好许逊学有法术,呼来二龙挟船开飞,并告诫众人紧闭双目,不得窥视。当船飞临庐山紫霄峰上空时,云雾迷漫,船底擦着树梢沙沙作响,舟人奇而窃视,二龙突然离去,船随即坠于紫霄峰下的石门洞旁,而成为鐵船峰。
1992年在鐵船峰顶建有静观亭及近人石刻等。
觀音橋景區
號稱“江南第一古橋”的千年國寶--觀音橋,橋長:19.4米,寬:4.8米建于公元1014年,它以雄偉的氣勢橫跨在廬山的大峽谷----棲賢大峽谷之中,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禦碑亭
禦碑亭是明朝皇帝朱元璋所建造的。整个禦碑亭的建造风格比较独特,明朝洪武二十六年九月(1393年)朱元璋为了纪念周颠仙等人就在这台上建起了禦碑亭。亭中至今还保存着朱元璋的御碑。碑上刻着这位朱皇帝亲自撰写的《周颠仙人传》和《四仙诗》。这块御碑高约4米、宽1.3米、厚0.23米。
廬山特産
廬山特産可以概括为“一茶三石”。
庐山云雾茶:庐山云雾茶,系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始产于汉代,已有一千多年的栽种历史,宋代列为“贡茶”。 庐山云雾茶以“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久负盛名。畅销国内外。仔细品尝,其色如沱茶,却比沱茶清淡,宛若碧玉盛于碗中。它的味道,类似“龙井”,却比龙井更加醇厚,若用庐山的山泉沏茶焙茗,就更加香醇可口。朱德同志有诗云:“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
廬山石雞:廬山石雞是一種生長在陰澗岩壁洞穴中的麻皮青蛙。又名赤蛙、棘腦蛙,體呈赭色,前肢小,後肢強壯。因其肉質鮮嫩,肥美如雞而得名。廬山石雞晝藏石窟,夜出覓食。形體與一般青蛙相似,但體大,肉肥,一般體重三、四兩,大的重約一斤左右。
廬山石魚:廬山石魚體色透明,無鱗,體長一般在30--40毫米左右,同鏽花針長短差不多,就是長上七至八年,長短也不超過一寸,故又名鏽花針。廬山石魚因長年生活在廬山泉與瀑布中,把巢築在泉瀑流經的岩石縫裏,故稱石魚。石魚生長在廬山的峽谷溪流中,體小,長而略扁,其肉細嫩鮮美,味道香醇,因而遐迩聞名。石魚不論炒、燴、炖、泡都可以,營養成分豐富,尤爲産婦難得之滋補品。
廬山石耳:廬山石耳與黑木耳同科,是一種野生在人迹罕至的懸崖峭壁上的肢菌植物,由于它形狀扁平如人耳,又附著在岩上生長,所以稱之爲“石耳”。石耳營養價值極高,內含很多的肝糖、膠質、鐵、磷、鈣及多種維生素,營養十分豐富,是一種高蛋白滋陰潤肺之補品。
廬山鮮筍:産自江西省廬山生態保護區的食用鮮筍,以其獨特的自然環境,被公認爲是無汙當的保健美容食品,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睐。選擇綠色食品,首當廬山鮮筍。鮮筍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分、多纖維的保健食品,在其蛋白質中,含有17種氨基酸,其中人體必需的氨基酸有8種。此外還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C以及鈣、磷、鋅、鎂等微量元素,在人體的新陳代謝過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湖口糟鱼:据史学家考证,传统糟鱼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的鄱阳湖口与长江交汇地区,故称"湖口糟鱼"。湖口糟鱼, 自明朝万历年间,曾是湖口地方贡品被选送朝廷。产品选用亚洲第一大无污染的淡水湖--鄱阳湖所产鲜鱼为源料,经传统工艺糟醉而成。滋味醇和,咸鲜适口是旅游休闲,居家迎宾馈赠朋之佳品。
桂花酥糖:與桂花茶餅同稱"桂花雙壁"。采用白芝麻仁、食油、富強粉、白砂糖、饴糖和桂花等精制而成。此傳統名産呈乳白色,質地細嫩酥脆綿軟,具有潤肺、建胃、止咳等功效。
桂花茶餅:以優質茶油、芝麻、桂花和面粉爲主要原料,采用傳統工藝精制。有"小而精、薄而脆、酥而甜、香而美"等特點,曆史悠久。蘇東坡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之說。
常規旅遊線路
1、五日遊旅遊線路
D1 :北山公路-北山园门-小天池-望江亭-花徑-如琴湖-天桥-錦繡谷-仙人洞-大天池-龙首岩-悬索桥-鐵船峰
D2 :含鄱口-大口-植物園-五老峰-三疊泉
D3 :蘆林湖-回龙路-黄龙寺-三寶樹-黃龍潭-烏龍潭-电站大坝-石門澗
D4 :博物館-会址-东谷名人别墅-美庐-周恩来纪念室-牯嶺街
D5:太乙峰-九奇峰-仰天坪-漢陽峰-秀峰-白鹿洞-天沐温泉
2、四日遊旅遊線路
D1 :北山公路-北山园门-小天池-望江亭-花徑-如琴湖-天桥-錦繡谷-仙人洞-大天池-龙首岩-悬索桥-石門澗-鐵船峰
D2 :含鄱口-大口-植物園-五老峰-三疊泉
D3 :电站大坝-烏龍潭-黃龍潭-三寶樹-黄龙寺-回龙路-蘆林湖-太乙峰-九奇峰-仰天坪
D4 :博物館-会址-东谷名人别墅-美庐-周恩来纪念室-牯嶺街
3、三日遊旅遊線路
D1 北山公路-北山园门-小天池-望江亭-花徑-如琴湖-天桥-錦繡谷-仙人洞-大天池-龙首岩-悬索桥-石門澗-鐵船峰
D2 含鄱口-大口-植物園-五老峰-三疊泉
D3 牯嶺街-周恩来纪念室-美庐-东谷名人别墅-博物館-蘆林湖-回龙路-黄龙寺-三寶樹-黃龍潭-烏龍潭-电站大坝
4、二日遊旅遊線路
D1 北山公路-北山园门-小天池-望江亭-花徑-如琴湖-天桥-錦繡谷-仙人洞-大天池-蘆林湖-会址-东谷名人别墅-美庐-周恩来纪念室-牯嶺街
D2 含鄱口-大口-植物園-五老峰-三疊泉
5、一日遊旅遊線路
X1 北山公路-北山园门-小天池-望江亭-花徑-如琴湖-天桥-錦繡谷-仙人洞-蘆林湖-博物館-会址-东谷名人别墅-美庐-周恩来纪念室-牯嶺街
X2 南山公路-南山园门-含鄱口-植物園-蘆林湖-回龙路-黄龙寺-三寶樹-黃龍潭-烏龍潭-电站大坝-悬索桥-石門澗-龙首岩-大天池
X3 含鄱口-植物園-五老峰-三疊泉-博物館-会址-美庐-周恩来纪念室-牯嶺街
廬山旅遊注意事項
1)廬山氣溫比九江低7-10度之間,早晚氣溫比較涼請備好外衣;
2)因特有的雲霧氣候,含有大量的水份,所以會帶給入住遊客陰涼潮濕之感;
3)廬山山頂取水非常困難,賓館洗澡的熱水是限時供應,請注意賓館供水洗澡的時間;
4)老區條件有限,賓館接待條件無法與大城市相比。山上比山下要低一等(山上三星相當于山下二星);
5)用餐口味南北各地有別,如方便可帶些本地的小吃或開胃菜;
6)山區公路彎多而急可能會暈車;綠化比率高故有蚊等昆蟲;請遊客自帶常用藥以備不時之需(如;暈車藥.清涼油.藿香正氣水等);
7)廬山在旺季爲了緩解各景區之間的交通壓力,實行倒車(不能一團一專車);因車輛數量有限,旺季人多車少,等車1小時屬正常現象;
8)乘坐景交車應注意,每次下車時應物品隨身攜帶,如有遺失很難找回;
9):廬山交通部門爲了確保安全,特別規定旅遊車在22:00到早6點之間不允許上山,請組團社在安排行程時要注意!
10)在景點要注意一切消費和活動要遵紀守法小心上當,有什麽不清楚的可咨詢導遊或相關機構!
景點數據來自 江西省廬山風景名勝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