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線路分類

桂林市漓江景區





- 1
- 2
- 3
- 4
- 5
門票信息: 268元(僅供參考)。
景點地址:廣西桂林市象山區安新北路727棟
交通信息: 1、普通船到阳朔龙头山码头下,豪华船和超豪华船在阳朔碧莲峰码头下。 2、如果自行购票,市区没有公车到码 1、普通船到阳朔龙头山码头下,豪华船和超豪华船在阳朔碧莲峰码头下。 2、如果自行购票,市区没有公车到码头,只有早上打的前往,出租车费用70元左右。
桂林市漓江景區简介:
桂林漓江風景區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風景最美的岩溶山水遊覽區,千百年來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桂林漓江風景區以桂林市爲中心,北起興安靈渠,南至陽朔,由漓江一水相連。桂林山水向以“山青、水秀,洞奇”三絕聞名中外。桂林漓江風景區遊覽勝地繁多,在短期內只能擇其主要景點進行遊覽,其中一江(漓江)、兩洞(蘆笛岩、七星岩)、三山(獨秀峰、伏波山、疊彩山)具有代表性,它們基本上是桂林山水的精華所在。旅行社組織的桂林兩日遊,一般是第一天遊獨秀峰、疊彩山、伏波山、七星岩和蘆笛岩;第二天起由漓江去陽朔。
【漓江景點】
象鼻山:
象鼻山在桂林市的漓江與桃花江彙流處,山似伸著長鼻在江邊飲的大象。明孔镛《象鼻山》詩雲:“象鼻分明飲玉河,西風一吸水應波。青山自是繞奇骨,白日相看不厭多。”象鼻下有水月洞,山上有明代新建普賢塔。
訾洲:
訾洲在象鼻山對岸,爲漓江和支流間的沙洲。煙雨空蒙之時,訾洲如蓋皺紗。“訾洲煙雨”爲“桂林八景”之一。唐朝桂曾觀察使斐行立,在洲上修築亭台樓閣,營造風景,盛極一時。文學家柳宗元應請作《訾家洲亭記》,對桂林之山作了生動的描寫:“桂州多錄山,歲地峭豎,林立田野。”
鬥雞山
鬥雞山在漓江东岸的穿山与西岸的龟山,形如隔江相斗的两只雄鸡,合称鬥雞山。观赏鬥雞山,须待游船行过,回首观望。
淨瓶山
淨瓶山在漓江右岸一山,像半边古式瓷瓶,倒卧江中,被江水洗濯十分洁净,固名淨瓶山。春夏水涨,倒映江中,山影相接,浑然一体,古朴雅致
父子岩:
在漓江與良豐江彙流處有一山,名父子岩,洞中有塊巨石,像光頭老人的是父親,洞口一小石似小孩的是兒子,傳說他們父子不願爲財主造船,躲避洞中,日久化爲石化。
衛家渡
衛家渡在漓江东岸,原为主要渡头,公路桥建成后渐废。衛家渡土地肥沃,土质松软,宜种马蹄。品格最高的,色红、形扁、蒂短、皮薄、味甜、汁多、无渣,可生吃也可熟吃,远销世界各地。“桂林马蹄”名闻遐迩,主要产地在衛家渡。
奇峰鎮:
奇峰鎮鎮外奇峰林立;劍戟千重,詩雲:“奇峰鎮外看奇峰,萬點尖峰鎖碧空,”群峰之中,高峰上有一個透明大洞,是傳說中伏波將軍“一箭穿三山”所射穿的第二個洞,像是月亮挂在山上,稱爲奇峰挂月。
黃牛峽:
船往下行,迎面九個山峰像九頭黃牛,此處名黃牛峽。這些山峰,像給雷劈去了半邊,故又叫雷劈山;再看這些雷劈似的山峰,又若展翅欲飛的蝙蝠。因此亦叫蝙蝠山。從這裏開始,兩岸石山連綿,峰巒聳峙。
貓兒山
那是個林豐木秀,空氣清新,生態環境極佳的地方。漓江上遊主流稱六峒河;南流至興安縣司門前附近,東納黃柏江,西受川江,合流稱溶江;由溶江鎮彙靈渠水,流經靈川、桂林、陽朔,至平樂縣恭城河口稱漓江;下遊統稱桂,至梧州市彙入西江,全長約437公裏,流域面積約5585平方公裏。從桂林到陽朔約83公裏的水程,堪稱漓江精華。
【劉三姐相關傳說】
相傳劉三姐爲唐代壯族農家女,年幼聰穎過人,被視爲“神女”。十二歲能通經傳,指物索歌,開口立就。自編自唱,歌如泉湧,優美動人,不失音律,故有“歌仙”之譽。十五歲時聘于林氏,唐開元十年(722年),爲抗拒林氏逼婚,與情人張偉望出奔,不知所終。民間多以爲雙雙成仙而去。廣西宜山壯族傳說,劉三姐生于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年),從小聰慧過人,能歌善唱。12歲即出口成章,妙語連珠,以歌代言,名揚壯鄉。後曾到附近各地傳歌。慕名前來與她對歌的人絡繹不絕,但短則一日,長則三五天,個個罄腹結舌,無歌相對,無言以答,羞赧而退。然而她的才華卻遭到流氓惡霸的嫉恨,後被害死于柳州。傳說她死後騎鯉魚上天成了仙。也有的說她在貴縣的西山與白鶴少年對歌七日化而爲石。還有的說財主莫懷仁欲娶她爲妾,三姐堅決反抗,莫懷仁買通官府迫害三姐,三姐乘船飄然而去,等等。
景點數據來自 桂林市漓江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