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嘉賓指定地點時間集合,乘車前往門頭溝地下情報站參觀
12:00午餐,餐後返京
戰爭遺址平西情報站
今年的紅色旅遊中,情報站成爲一項新的內容。從老電影《地下尖兵》到火了大半年的電視劇《潛伏》,再到國慶期間最新上映的諜戰大片《風聲》,讓許多人對解放前的諜報工作産生了極大的興趣。作爲北京第一家,也是目前惟一一家公開展出情報站主題的展館,平西情報交通聯絡站紀念館自今年開館以來的半年時間裏,已經吸引了5000多名遊客。
平西情報交通聯絡站紀念館
位于有“平西根據地前哨”之稱的門頭溝區,電視劇《潛伏》以及老電影《地下尖兵》中的許多劇情就來源于平西情報交通聯絡站的工作場景。2009年4月13日位于澗溝村的平西情報交通聯絡站展館正式開館,成爲北京第一個公開展出的以情報戰線爲主題的展覽館。
山高林密隱藏情報交通站
從一排農家宅院中間的台階路向上,就能見到一個灰牆紅門、門右側懸著一口大鍾的四合院,這就到了今年4月开馆的平西情報交通聯絡站紀念館。20多位北大医学院的老人,专门利用建国60周年之机到这里看看展览,听讲解员叙说当年的事迹,顺带再回味一下老电影《地下尖兵》中地下党与敌人斗智斗勇的过程。也有一些年轻人,受了谍报题材影视剧的影响,受好奇心的驱使就来一探究竟。
尋找諜戰影視劇中的原型
一間“發報室”裏,一個身穿藍褂、正坐在幾塊石板壘成的桌前操作電台的婦女雕塑,向人們講述了類似于《潛伏》中“假扮夫妻”搞情報的故事。
這個雕塑的原型是一名叫蘇靜的地下工作者。1943年冬,她被委派到這裏負責新建電台的工作,以加強平津地下情報的聯絡。爲絕對保密,她與落腳的農戶的兒子假扮夫妻,早晨跟“婆婆”一起做飯,白天與“家人”一起下地幹活。而晚上她就在山上一個狹小的山洞裏用電台收發情報,生活條件十分艱辛,但她的秘密發報工作,一直從抗戰持續到解放戰爭取得勝利。
這裏還有一對更有名的夫妻,即曾被媒體廣泛報道的王文和王鳳岐夫婦。王鳳岐的事迹與《潛伏》中的翠萍更爲相像,她曾是遊擊隊長,爲了掩護王文的秘密發報工作,組織安排她從河北易縣假裝王文的妻子來到北平城。盡管他倆一個是留蘇學生,一個是農村婦女,卻最終由“假夫妻”變成了“真愛人”,走到了一起。
報價: 128元/人(按50人成團核算,人數不足補齊差價)
接待標准:
用餐:1正,正餐30元/人,10人1桌,10菜1湯,
用車:空調旅遊車
保險:旅行社責任險
全賠:全程陪同一名